西江日报讯(记者 夏紫怡)看冬奥、读古诗、做运动、包汤圆、做家务……这是今年鼎湖区低年级孩子的一份寒假作业清单。
1月16日起,鼎湖区中小学陆续开始放寒假,孩子们也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寒假生活。作为国家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,老师们没有给孩子们布置繁琐的纸质书面作业,而是将学科与生活相结合,注重实践,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。
朗读课文,背诵古诗,好书阅读……是鼎湖区第一实验学校一年级的寒假作业。“识字多、学习好的孩子都有每日阅读的习惯。因此我们利用寒假时间,让学生养成练字的好习惯。”该校教导处主任叶秋霞介绍,不仅如此,为了让孩子们在假期保持锻炼身体,该校体育科组设立了运动打卡环节,鼓励学生坚持跳绳、跑步、打球。在数学学科方面,该校结合科目实践,以“寒假小能手”为主题,鼓励学生多记录生活,制作时间表——《我的一天》。
寒假书面作业减量,让作业形式和内容更丰富、更科学,是鼎湖区各小学的普遍做法。阅读素养历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一,鼎湖区逸夫小学则利用“双减”政策落地首个寒假,以阅读为切入点,将朗诵、读后感、故事分享等元素融入其中,并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。该学校副校长黄秀英介绍,阅读的书目分为共读、必读和选读,其中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完书目后,以录制视频的方式复述书中故事,同时制作小书签。
“以前布置假期作业,多是学科间独立设置的纸质作业。现在不一样了,我们将传统的书写性质作业更新为灵活多样、多学科连接的系统活动。这样一来,在阅读中,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,还能动手画书签,拍摄视频掌握信息技术,一举多得。”黄秀英介绍道。
不仅如此,鼎湖区逸夫小学还结合学校德育特色,重点设计了德育模块的作业,如争当家务小能手,帮助父母置办年货,与父母一起搞卫生等。一项项生活实践的作业,让学生在“参与、体验、感悟”中自我完善、幸福成长。
如今,随着“双减之风”盛行,各地学校都从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等五方面分阶段分层次打造特色寒假作业,让学生享受真“减负”。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,登录|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