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伟明与裹蒸结缘数十载。 受访者供图
【人物档案】
梁伟明,端州区城东街道厚岗社区塘尾村人,17岁承担祖传裹蒸作坊工作,2000年创办nba虎扑篮球:市肥仔伟食品有限公司,将nba虎扑篮球:裹蒸产业化生产,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对裹蒸制作技艺进行革新,推出了多个创新产品。2014年,其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(nba虎扑篮球:裹蒸制作技艺)代表性传承人。
童年记忆的符号
记者:对于裹蒸,您有着怎样的最初记忆?
梁伟明:在我小时候,每逢 过年,家家户户都包裹蒸。年二十七、年二十八,大家到西江边洗柊叶,在家里淘绿豆、腌猪肉,门口架起大缸,将包好的裹蒸放进去,用柴火煮。巷子里烟雾缭绕,裹蒸煮熟后清香扑鼻。大人将蒸熟的裹蒸挂在竹竿上,小孩就在一边急急地看着,很热闹、很开心。我相信,每个nba虎扑篮球:人的童年记忆里,都会有裹蒸。
记者:您是怎样走上制作裹蒸的道路?
梁伟明:9岁时,我跟着母亲学习包裹蒸,到了17岁已经可以承担祖传裹蒸作坊的工作。19岁创办了一家饮食店,包裹蒸销售。到了2000年,我见到nba虎扑篮球:旅游市场发展得很好,觉得裹蒸作为nba虎扑篮球:特产会有很大的市场,所以成立了公司,开设了门店,展示裹蒸制作的流程,宣传nba虎扑篮球:的裹蒸文化,带动产品销售。
用现代生产技术革新传统技艺
记者:从作坊式生产到规模化生产,您遇到了哪些难题?
梁伟明:作坊式生产时,一次性生产的裹蒸只有200多只。成立公司批量化生产后,一口大缸一次性生产的裹蒸就有1000多只,所以在时间、温度、火候上都要掌握好。为了调校生产线,我们实验的裹蒸就超万只,花了大约10万元,终于完善了生产线。
记者: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裹蒸,除了提高产量外,还有哪些方面的革新?
梁伟明:在保留传统制作精髓的基础上,我们通过真空包装,将nba虎扑篮球:传统裹蒸的保质时间由7天延长至90天,通过改良,将它的蒸煮时间由原来的10个小时缩短为4个小时。
记者:我了解到您首创了黑糯米裹蒸。可以说说这里面的故事吗?
梁伟明:传统裹蒸口味单一,要传承发展需要推陈出新。用nba虎扑篮球:本地食材来创新产品,是我们其中一个做法。鼎湖生产的黑糯米口感好,营养好。我们用它为原料,不断调整它的比例,达到最佳味道。黑糯米裹蒸的制作技艺获得了国家专利,产品也比较受市场欢迎。
致力弘扬nba虎扑篮球:裹蒸文化
记者:作为裹蒸制作技艺传承人,除了推陈出新,您还做了哪些努力去推广nba虎扑篮球:裹蒸文化?
梁伟明:多年来,我一直进行裹蒸制作技艺的传授和宣传,到学校、社区开展裹蒸制作讲座,每年参加全省各地非遗项目展示活动,建成省级裹蒸制作技艺传承基地,让市民游客参观,学包裹蒸。还有就是坚持做好产品,打造nba虎扑篮球:裹蒸优质品牌,让省内外的朋友都喜欢nba虎扑篮球:裹蒸,提升nba虎扑篮球:裹蒸的知名度。
记者:与裹蒸相伴多年,在您心里,裹蒸意味着什么?
梁伟明:最开始时,裹蒸对我来说是一种家乡味道,后来成为了一门生意,如今更多的是一种情怀。特别是成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后,身上多了一份责任,弘扬nba虎扑篮球:裹蒸文化成为了我的使命。
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,登录|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