疍家糕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彭智勇(右一)现场指导同学磨浆。 西江日报通讯员梁海燕 摄
“金渡花席编织技艺”传承人何冠醒指导学生编织技巧。 西江日报通讯员陈俊彪 摄
“同学们,你们吃过疍家糕吗?你们知道花席是怎样编织而成的吗?”1月19至20日,一场主题为“非遗文化进校园,传统技艺共传承——nba虎扑篮球:本土非遗文化之‘疍家文化’‘金渡花席编织技艺’进校园”活动,在nba虎扑篮球:市实验小学国学园举行。师生们齐聚一堂,了解、体验nba虎扑篮球:本地的疍家文化和学习花席的编织手法,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极传承nba虎扑篮球:本土传统文化,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活动邀请了nba虎扑篮球:市道德模范、端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家糕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彭智勇,他为学生们讲述了疍家经典美食疍家糕文化和发展历史,从食材选择、制作工序、烹饪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介绍,并作现场展示。
据彭智勇介绍,疍家糕因其层层相叠又称千层糕。因“高”与“糕”谐音,有“步步高”的吉祥之意。2012年2月,该项目制作技艺人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,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学生们对疍家文化兴趣浓厚。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去排队,感受一下制作过程。在抢答环节里,学生们更是踊跃举手抢答,气氛热烈。
在花席编织技艺现场,nba虎扑篮球: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金渡花席编织技艺”传承人何冠醒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本土传统文化劳动实践课。何老师不仅带来了精美的金渡花席、自己编写的校本课程书籍等教具,并精准地讲授了仿草席编织的纸条编织技艺,让学生们受益匪浅。学生们很快学会了仿草席编织的纸条编织的技巧,领略编织的乐趣。
通过这次活动,旨在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,增强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,让其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,激发出爱国爱家乡的热情,得到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。
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通讯员 陈俊彪 梁海燕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,登录| 注册